网上传统乐器(埙)圈子为什么只剩利益关系

在互联网时代,流量变现再常见不过了。

而对于埙,这一相对练习者较少的小众乐器来说,由于专业演奏者较少,公众的评判标准就比较多元化了。

用眼睛而不是耳朵挑乐器的,大有人在,看看演奏者的颜值,再看看乐器的颜值就决定掏腰包了。至于音色音准,反而成了许多业余爱好者考量的次要因素。更不用如今挑选埙都是通过互联网,混响加一加,EQ调一调,再糟糕的音色,远程挑选的时候声音上也能p成上品了。于是耳朵也不管用了。再加上七千年的古老历史,理性被情怀一蒙蔽,也就到了花钱的时候。

至于切口的改良,隔音板,双腔的出现,以及各种奇形怪状形制的出现都很年轻之类的,在七千年情怀面前,就都烟消云散了。

情怀一加持,韭菜味就该出来了。

至于铜臭味为什么浓?

对于买家来说,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相对于很多乐器,埙比较便宜。家里放着几台钢琴,几把小提琴的并不多见,不是不想屯,是因为买不起。但手里屯着十几枚埙的大有人在。便宜啊,经济实力允许呀。也就几百块钱,买不了吃亏,买不了上当。下回接着买,那不当韭菜当什么?

对于卖家来说,相对制作门槛低,材料成本低。原材料就是陶土,烧制本身又能花掉多少钱?泥土烧一烧,就能卖几百块钱了。这利润可就高了。制作不受季节,地域的限制。买个电窑,再弄个拉坯机就可以开整。至于说什么制作工艺复杂,调音,人工等等。单靠这些把就能把最终的定价加持到好几百乃至上千(个别还有上万)的,不靠情怀就很难了。更何况如今调音也不需要像过去,过去调音要靠耳朵的音准与音叉比对。如今调音就是对着调音器吹就行了,难度可低了不少。我自己知道的制埙师里,干这行之前有学美术的,有开饭店的,还有开狗场的。正了八经科班出身的少之又少。

买家一方是怎么买都停不下来的节奏,卖家一方是高额的利润,那接下来就是割韭菜了。

当然要打击同行,否则,怎么卖自己的埙呢?

于是老买家还会继续买买买,新手也会不停得买。

网上传统乐器(埙)圈子为什么只剩利益关系

于是(接下来的内容改编自电影《大腕》)——

一定得选纯天然的土,雇个大师调音,烧就得烧最高档次的埙!CDEFGAB调都有,笔筒梨大鱼石头葫芦都得来一遍,音域怎么都得整个双八度,什么熏烧呀,窑变呀,紫砂大漆呀,能给它糊到表面的全给他糊上去,切口卖完了卖平口,平口卖完了卖满口,卖的时候穿一身汉服,满口之乎者也传统文化,特学者的那种。消费者一询价,甭管音准不准,都得跟人家说’人开七窍,有了灵魂;埙凿七窍,有了神韵。’倍儿有文人范儿。买完埙的再建个微信群,给他们定期开网络班,教材用自己编的,一年光学费又能割两茬。再整一个一对一专业指导,时间任选,就是一个字儿贵。学个小学简谱就得花个万八千的。周围的韭菜不是精选款的单腔,就是大师调音的树脂。你要是拿个笔筒埙呀,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。你说他们的那些埙得多少钱?我觉得怎么着也得四五百吧!四五百那是那只能入门!一两千块钱起!你别嫌贵,还不打折!你得研究买者的购物心理,愿意掏四五百块钱买埙的,根本不在乎再多掏几千。什么叫成功韭菜,你知道吗?成功韭菜就是买什么东西,都买最贵的,不买最好的所以,我们卖埙的口号就是:不求最好,但求最贵!

作者:王参 · 知乎(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纳米工程博士)

相关文章